撮要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於《am730》專欄表示,香港現時已有植被的「綠地」保留得太多,住宅用地劃撥太少,增加住宅用地供應,無可避免須動用部分「綠地」。他強調「人類社會沒有理由只考慮植物的生長權,而不考慮人自己的住屋權」。又認為要保護地球環境,應從教育香港人的生活習慣開始,才是對地球的環境更有幫助。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施永青只着重自己打高球的需要,不理其他人的住屋需求,指他是「賣港老妖」,因有他這種人,環境和人的生活才會變得這麼差。又指發展商對土地貪得無厭,有多便掠地建豪宅賺錢「圖財」。 URL: 明報即時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405 Number of Comments: 99 Number of Shares: 43 #數據截至2018-05-16 8:00am
撮要 新鴻基地產擊敗長實、恆基、會德豐及信置等對手,以251.6億元奪得啟德1F區1號地皮,打破了去年底長沙灣地皮創出的總地價紀錄,成為本港住宅新地王,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7776元。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集團很高興投得地皮,預期連地價整個項目總投資額約400億元。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政府將政策全傾斜於地產霸權,地皮全賣給發展商,雖然庫房「水浸」,但變相沒地建公屋,市民沒受惠。網民更諷刺「6萬蚊一平方呎不是夢」。 URL: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39 Number of Comments: 3 Number of Shares: 4 #數據截至2018-05-16 8:00am
撮要 超過五十年樓齡的大坑西邨是殖民地政府與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的第一代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福利的非「公屋」,七十年代起才納入「公營資助房屋」。至1999年,恒基入主平民屋宇董事局,則出現私人公司管有公共用途地皮的情況。而近年,恒基提倡以私人發展方式重建,以及出售單位。卻遭到大坑西居民的反對。民協深水埗區議員譚國僑與居民到特首辦請願,要求政府盡快收回大坑西邨土地,以興建公共房屋,而大坑西邨居民亦可被安置到其他房委會屋邨的空置單位。 網民意見 網民指政府與私人機構合作發展的權益要釐清,在法律的保障下,不是政府說收就收。又指,有些樓需要保育 ,不應該用作「起樓」。 URL: LinePost 線報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8 Number of Comments: 5 Number of Shares: 0 #數據截至2018-05-16 8:00am
行業政策 三位前規劃署長稱發展棕地難 施永青稱香港沒有填海則沒有今天 行業消息 父母認為兒子住公屋對求偶有幫助
撮要 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文,指25歲獨生子,跟父母住公屋,副學士畢業的他,月入約1.6萬元。家長認為兒子是「筍盤」,形容「將來一家住公屋,兒媳返工賺錢養家,不愁住」。但網民卻不認同,指他兒子收入不高、只住公屋,似「凶宅」多於「筍盤」。有部分人認為,若果男生只想在公屋度過餘生,欠缺上進心,絕對不是筍盤。婚配服務公司表示有人會視「住公屋為恥」,而迴避相關問題。 網民意見 網民表示要跟老爺奶奶住,會失去私人空間,則不是優勢。又指,以前住公屋會擔心被人看不起,諷刺為何現在反而覺得是光榮。 URL: 晴報 Sky Post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85 Number of Comments: 17 Number of Shares: 29 #數據截至2018-05-15 8:00am
撮要 施永青稱香港透過不斷地填海去將一個一個的新市鎮建立起來,而這一代的年輕人,大多是在填海區生活的家庭出生,他們的父母大部分也是靠填海區提供的工作機會來養育他們。若是香港當年沒有填海,則會失去很多成長機會,年青人不會有今天。但2000年開始卻視填海為禁忌,令香港的可發展用地少了一個重要的來源,市區發展速度停滯不前,生活質素,尤其是在住屋方面,亦因而沒法像以前改善得那麼快。 網民意見 網民指若是香港當年沒有被割讓出去,則會失去很多發展機會;若沒有文革,中國人則不需逃難到香港,沒有那麼多人,則不需填海;沒有填海「起樓」及「炒樓」,施永青則不會有今天的成功。 URL: am730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17 Number of Comments: 42 Number of Shares: 34 #數據截至2018-05-15 8:00am
撮要 團結香港基金在Facebook專頁發布片段,訪問三名前規劃署署長,三人都表示開發棕地困難。前規劃署署長梁焯輝指出,現時新界棕地有不同用途,包括倉庫,加上近年「全民網購」的熱潮,對物流地需求大。他又稱取締棕地後,可能會引起其他問題,例如反而導致開發綠地。前規劃署署長潘國城認為,多層建築物未能解決所有問題,如起重機等機械和大型組件也需要大面積空地去擺放。另一名前規劃署署長凌嘉勤則指出處理棕地的各個問題,如排水,排污等。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三位前規劃署署長「吹水唔抹嘴」,在位時沒有處理棕地問題,退休後則多多意見,扮專家。又指,他們將棕地的用途「本末倒置」,認為「網購比住屋重要」,「先俾貨住,後俾人住」。 URL: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92 Number of Comments: 47 Number of Shares: 10 #數據截至2018-05-15 8:00am
行業政策 劉業強表示非「鄉村式發展」用地可作公私營發展 房委會公佈公屋輪候時間由4.7年上升至5.1年 行業消息 橫洲三村與朱凱廸割席
撮要 憑橫洲發展而成功濟身立法會的朱凱廸,被橫洲三村的村長踢爆,去年他曾擔任執委會委員的土地正義聯盟(土盟)和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關注組),竟要求村民參與聲援反新界東北發展案,改判在囚的人士,令村民極為反感,紛紛與他割席。村長認為朱凱廸一心只想「煲起」議題,根本沒心幫村民,只借「橫洲」做「政治騷」。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朱凱廸「過橋抽板」,未做議員時扮關心市民,做了議員則做「過海神仙」,指他只為收錢,只顧自身利益,並非正義人士。 URL: 時聞香港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204 Number of Comments: 20 Number of Shares: 14 #數據截至2018-05-14 8:00am
撮要 根據房委會最新公佈的數字,截至今年3月,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已由去年12月的4.7年上升至5.1年,數字不單繼續遠離政府「3年上樓」的目標,更破18年來的新高。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現時公屋供應不足,未來5年每年平均只有2.3萬個公屋單位可供編配,難以應付15萬份申請,或達不到長遠房屋策略10年建屋目標的一半,預視情況會繼續惡化。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政府「唔起、唔踢、唔審」,指公屋「唔願起多」,富戶「唔狠狠踢」,審查又「唔認真」。又指現屆政府「無遠見、無規劃」,認為應重新檢視相關政策,如被拆除的公屋改建私樓,市區重建又不重建私樓,而且公屋以內地人優先等。 URL: on.cc 東網/東方日報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37 Number of Comments: 43 Number of Shares: 8 #數據截至2018-05-14 8:00am
© 2025 HLD Daily Summary —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