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要 黃浩銘批評政府將公共資產(領展)變賣,縱容了財團炒賣,導致今日的高地價及高物價。他建議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公眾利益為由收回領展的物業,將領展放棄的街市及商場回購,以便利當區居民及斷絕財團仿傚領展手法再次謀取暴利;或者興建公營街市、公眾停車場及公營商場,讓小商戶得以生存。 網民意見 網民指當年很多人反對出售物業給領展,但「阻人發達」的聲音不絕於耳,更批評他們討厭政治,現在支持出售物業給領展的人只是「惡果自嘗」。 URL: 黃浩銘 Raphael Wong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98 Number of Comments: 19 Number of Shares: 41 #數據截至2018-04-19 8:00am
行業政策 評論倡改變居屋出售定價 以平均建築成本價出售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指「納米樓」5年激增17倍 未來30年需九千公頃地 港人港地「啟德1號」四成單位獲批出售 迎東邨新入伙甩石屎
撮要 上屆政府在啟德預留兩幅用作「港人港地」的地皮,最終發展成「啟德1號」,於去年10月落成入伙,提供合共1793伙私人住宅單位。大約四成申請出售的單位獲地政總署成功批出,以及85%單位亦獲地政總署批出申請用作轉售及分租之用。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啟德1號」又是政府與地產商私相授受,滴水不漏的騙局。又批評地政總署「可恥」,批出單位作出售。 URL: 明報即時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278 Number of Comments: 10 Number of Shares: 45 #數據截至2018-04-18 8:00am
撮要 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的報告指,估計本港未來30年需要超過9,000公頃新增土地,較政府估計的4,800公頃高近一倍。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0平方呎,落後於鄰近城市。而興建「納米樓」的數量由2014年的64個增至2019年的1,066個,增幅高達17倍。 網民意見 網民指香港已經「咁迫」,還發放每日150名新移民來港,居心叵測。而且質疑數據的真實性,指人均居住面積並沒有170平方呎。 URL: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51 Number of Comments: 14 Number of Shares: 22 #數據截至2018-04-18 8:00am
撮要 居屋的價格隨私營市場失控而水漲船高,即使房委會委員黃遠輝多番捍衛居屋以市價七成的定價出售,但只是減低荒謬的程度。評論認為政府改變居屋定價方式,可以是單純以市民的負擔能力計算,或以平均建築成本價出售居屋,來杜絕房委會牟利。 網民意見 網民批評房委會收這麼多錢連示範單位都沒有,而且單位設計差,「窗都唔多隻,焗死」,「大門向正廁所門,大忌」。又指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與地産商互相勾結,團積公屋單位,迫人買私樓 或居屋,為了推高樓價。 URL: 香港01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273 Number of Comments: 25 Number of Shares: 62 #數據截至2018-04-18 8:00am
撮要 房委會轄下東涌迎東邨於今年入伙,但近日傳出多個懷疑石屎剝落問題的貼文。有網民指迎東邨部分樓宇單位,牆壁出現油漆剝落、遍地石屎以及生銹鋼筋外露等情況,擔心日後牆壁出現滲水問題。房屋署回應指,一直重視建屋質素,就相關問題,已向承建商作出相關的跟進及安排修繕工作。 網民意見 網民指香港建築業沉淪了,「壞事學得快」,而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不止迎東邨,水泉澳邨也有類似情況。 URL: 頭條日報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8 Number of Comments: 7 Number of Shares: 1 #數據截至2018-04-18 8:00am
行業政策 18歲申請公屋 等32年才可上樓 林健鋒批評激進團體仇商仇富 阻止政府發展新界東北高球場 行業消息 何喜華指住屋擠迫不應歸咎人口政策
撮要 專欄作家何喜華撰文指,住屋擠迫不應聚焦在人口問題,而應聚焦於公營房屋的落成量不足及土地供應上方向的錯誤。並可參考前人成功的政策,如填海造地,興建更多公屋協助基層上樓,令樓價回復至合理水平,讓中產人士可以置業。 網民意見 網民指增加土地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做到,要舒緩現有情況,只有減慢人口增長,其中最立扞見影的方法是停止或大量削減單程證來港,以及將不能在香港自力更生的新移民遣返內地。而填海只是地產商「發財路」。 URL: 明報文摘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44 Number of Comments: 20 Number of Shares: 20 #數據截至2018-04-17 8:00am
撮要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於4月26日展開為期5個月的公眾諮詢。擁有高球會會籍的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接受專訪時表示,少數激進團體為阻止政府發展新界東北規劃,故意提出拆除高球場建屋的建議,當中帶強烈仇商仇富的情緒,借高球場製造貧富對立。他也質疑專責小組有「偏聽」現象,「有人提出邊樣,就拎邊樣出來」。 網民意見 網民指政府官員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香港高爾夫球場很多,少一個不少,而且公眾利益比少數富人的利益更重要。又指,拒絕交還高爾夫球場的,—定是「仇貧仇窮」。 URL: 852郵報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20 Number of Comments: 38 Number of Shares: 18 #數據截至2018-04-17 8:00am
撮要 社區組織協會代表日前於電台節目表示,非長者單身人士需要輪候26年才可獲編配公屋。但根據房委會現行的公屋配額及計分制,現時單身人士獲分配市區公屋至少要438分。若申請人於18歲開始申請,要等32年才可「達標」入住市區公屋;若有子女,實際輪候時間或更長。 網民意見 網民質疑為何新移民可優先上樓,優先領綜緩,及佔用社會資源。批評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失誤」及「政府施政的錯」,沒有做任何長遠的公屋興建計劃,以致政府房屋供不應求。 URL: 香港01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2.2K Number of Comments: 220 Number of Shares: 880 #數據截至2018-04-17 8:00am
© 2025 HLD Daily Summary —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