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要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上周三( 8 月 22 日)透露,房協有意興建更多俗稱「中產公屋」的乙類屋邨單位。若屬實,收入稍高於基層的居民則在居屋和私樓以外,有多一個居住選擇,而且降低住房開支。 網民意見 有網民歡迎建議,認為將錢用來享受也總好過給地產商。亦有網民拍指責內地移民擔奪公屋資源,內地富人又來港買私樓,才令本地房屋供不應求,認為若不限制他們,本地人亦難以租到「中產公屋」。另外有網民估計數年後中產公屋亦會被人炒賣。 URL: 香港01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639 Number of Comments: 25 Number of Shares: 85 #數據截至2018-08-27 8:00am
撮要 工黨主席郭永健於報章撰文,抨擊湯家驊「無人想將香港打造為公屋城市」的言論,並指出香港現時公屋居屋供應落後,但政府的規劃仍然沒有解決問題。他指無論是填海造地抑或房屋政策上,新加坡是名乎其實的「公屋城市」,組屋佔住宅總數73%,佔80%住戶數目。反觀香港,只有44%為公屋、居屋或夾屋單位,而住戶的比例則為45.6%,兩者均與新加坡有3成的距離。另一方面,郭永健批評沒有加大力度打擊投資需求,亦沒有大幅增加公屋及居屋供應,令香港的房屋問題仍難以解決。 網民意見 有網民拍指湯大狀自己住在康樂園獨立屋,不知民間疾苦,又不滿他反對香港成為「公屋城市」。 URL: 郭永健 Kwok Wing Kin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23 Number of Comments: 2 Number of Shares: 3 #數據截至2018-08-27 8:00am
撮要 公共專業聯盟提出「一島二市方案」,建議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對出向南北兩方延伸位置,填海興建一座「外港人工島」,人工島分為南北兩面,南面約350公頃土地用作重置葵涌貨櫃碼頭;北面約170公頃則可重置粉嶺高爾夫球場;人工島可以連接橋接通港珠澳大橋,透過大橋連接香港其他地區。 網民意見 有網民認為解決本港房屋及土地問題必先減少單程證數量,指香港為安置新移民「多多地都唔夠」,討論如何開發新土地是無關宏旨。亦有網民指人工島造價昂價,形容是「倒錢落海」的工程。另外有網民指政府早有預定的填海方案,認為這種討論不會影響政府決定。 URL: 香港獨立媒體網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71 Number of Comments: 28 Number of Shares: 9 #數據截至2018-08-22 8:00am
撮要 學研社成員於《思考香港》發文指,港府只有大幅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之後,才能重新掌握「土地發展權」。在這種情況之下,再慢慢與發展商討論其囤積的土地也不遲。另外,亦可同時兼行「舊區重建」之計劃,認為香港政府要有這個決心和姿態,才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重掌土地供應的「調控權」。 網民意見 有網民批評港府未有聽取民意,繼續輸入大陸人口,又不停找藉口破壞海岸和自然生態環境,指責政府並非為本地人謀福祉。亦有網民要求政府立即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以及處理棕地問題,又指政府填海後賣地可大幅增加庫房收入,揶揄是另一「掠水大計」。 URL: 思考香港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89 Number of Comments: 23 Number of Shares: 4 #數據截至2018-08-22 8:00am
撮要 19日舉行的一個青年高峰會討論到本港土地問題,包括開發郊野公園土地,出席峰會的房屋協會主席鄔滿海認為,本港土地短缺問題嚴重,認為土地諮詢有結果後,或可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他又指出,郊野公園的面積自建立以來其實有增長,質疑「既然可加為何不可減」。 網民意見 不少網民利用「既然可加為何不可減」的說法套用到其他方面,揶揄港鐵票價以及單程證數量亦是可加亦可減,批評鄔滿海關於郊野公園的言論是陳腔濫調,不能說服公眾。亦有網民指現時香港已過度城市化,郊野公園用地宜增不宜減。 URL: 明報即時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38 Number of Comments: 38 Number of Shares: 14 #數據截至2018-08-20 8:00am
撮要 房協正委託顧問研究發展兩幅郊野公園邊陲土地,以興建公營房屋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如果經過公眾諮詢,市民不支持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土地,相信不會有第二階段研究。 網民意見 有網民不滿當局有意發展郊野公園,指一旦開了先例,政府以後就會繼續開發郊野公園,另一方面又要求當局停止批出單程證,減少內地移民數量。亦有網民批評政府早已預設方案,即使市民反對亦會強制執行,所謂的諮詢也只是假諮詢。 URL: 有線新聞 i-Cable News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59 Number of Comments: 41 Number of Shares: 12 #數據截至2018-08-20 8:00am
撮要 香港觀鳥會發佈「香港生物多樣性及保育重點指標報告2015-2017」,引述規劃署及地政總署接獲有關鄉郊違例發展的投訴,包括棄置廢物、捕捉或採集生物等,由09年逾600宗急升至近年平均每年有800至逾千宗,但多年來確定違例的個案年均只得100至150宗,成功檢控的個案更由09年的6宗,跌至近年每年只得一、兩宗,幾乎沒有一個受破壞的地點可以恢復生物功能。觀鳥會批評政府土地規劃制度未能有效保護具生態價值的土地,令土地遭受破壞,甚至政府本身都想開發原本劃為城市與郊野公園之間緩衝的綠化地,不滿政府「講一套、做一套」。 網民意見 暫未有網民評論。 URL: 回歸曠野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2 Number of Comments: 0 Number of Shares: 0 #數據截至2018-08-07 8:00am
撮要 「土地大辯論」18個土地選項中,其中一個中長期選項是「發展東大嶼都會」,在大嶼山以東填海約1000公頃興建人工島。團結香港基金將公布「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建議在大嶼山東部水域填海造島,長遠解決房屋短缺問題。不過環保觸覺推算,填海方案需要興建4條過海行車隧道及3條過海鐵路,整個項目造價高達4605億元,較高鐵、港珠澳大橋及機場第3條跑道加起來(約3000億元)更多。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不滿政府諮詢公眾的18個土地選項,只列出各選項可提供的土地面積,未有提及造價,認為東大嶼都會造價貴得不合理,建議政府收回發展商手持的新界農地,就可騰出逾千公頃土地,毋須斥資數以千億元計公帑去填海。 網民意見 網民認為收回發展商土地成本太高。亦有網民指大陸及香港官員不斷在各項目中貪污,難為香港平民。 URL: 明報即時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47 Number of Comments: 14 Number of Shares: 3 #數據截至2018-08-07 8:00am
撮要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正在進行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新民黨昨日向特首林鄭月娥提交施政報告建議,促請政府參考澳門做法,向中央政府申請在本港以外的水域填海,增加建屋用地。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見記者時表示,新民黨建議政府參考澳門,向國務院申請在本港以外、大嶼山以西水域填海。葉劉淑儀認為,在大嶼山以西水域填海,由於該處鄰近港珠澳大橋,成本將會腳土供組建議的東大嶼填海計劃低廉,而在香港以外水域填海,亦能避開受到本港程序約束,長遠而言是一個「最快、最平、最有效」的填海方法,為香港提供大量土地建屋。另外,智庫「民主思路」昨日則發表報告建議,政府在規劃未來土地發展時,必須考慮到改善市民目前擠逼居住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等願景。民主思路建議,政府應盡快落實在大嶼山以東展開超過1000公頃土地填海,以及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收地等方法加快改變新界農地用途規劃。港大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的土地短缺遠不止土供組報告中所指的1200公頃,政府不應將東大嶼的1000公頃人工島計劃視為終極目標,而應研究更大填海範圍的可行性。 網民意見 有網民諷刺倒不如叫中央擴大香港水域範圍。亦有網民表示,大可讓愛國者回去大陸定居。 URL: 立場新聞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42 Number of Comments: 17 Number of Shares: 3 #數據截至2018-08-02 8:00am
撮要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以公私合營模式發展新界私人農地,《蘋果日報》翻查近年私人發展商向城規會提出而遭否決的改劃申請,評估至少6幅規模較大的申請或有潛力作公私合營發展,涉及230多萬呎土地、逾萬個住宅單位。申請均涉及大型發展商如會德豐及新地等,遭否決原因普遍因影響周邊環境或用途不符規劃意向。有團體擔心若推公私合營發展,計劃只會被大型發展商壟斷,而且部份不符規劃原則的項目日後或更容易獲城規會通過,公眾難以監察。 網民意見 有網民諷刺所謂公私合營只是官商勾結,而公眾根本無從監察。亦有網民重提南生圍大火事件,指至今案件又不了了之。另有網民認為政府應多建公屋及居屋。 URL: 香港蘋果日報 Number of Likes/ Reactions: 157 Number of Comments: 35 Number of Shares: 10 #數據截至2018-08-01 8:00am
© 2025 HLD Daily Summary —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